一個好的裝載機司機不僅要熟練控制各種操作手柄,還要熟悉裝載機的技術性能和結構原理,非公路礦用自卸車施工能夠敏銳地區分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及時消除故障,還要掌握裝載機的原理和各種操作條件下的操作技術,善于維護和維護。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裝載機的效率,保持較高的機械完整性和利用率,提高運行生產率。裝載機的駕駛原理一、裝載機用鏟斗裝載土壤或其他材料。鏟斗裝滿后,載荷運行一定距離,然后將鏟斗中的土壤或材料卸下。無論鏟土(材料)還是載荷行駛,都必須有克服裝載機工作和運行中遇到的阻力的動力。柴油機提供的動力通過液壓變矩器傳遞,提高了動力傳遞的穩定性:減少了發動機對傳動軸系統的沖擊負荷。因此,即使裝載機以低速度工作,發動機仍然可以穩定工作,而不會關閉發動機。而且低速時變矩器扭矩大,整機牽引力增大,大大大大提高了驅動和驅動力。
由于裝載機工作的地面條件千變萬化,輪胎對地面的附著力也不同。當附著力不好時,附著力小。此時,雖然柴油機有足夠的功率,但沒有得到很大的牽引力,裝載機經常會卡在原地,輪子會滑動。因此,當裝載機在泥濘潮濕的地區工作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增加附著力。比如輪胎胎面采用特殊加深圖案;在輪胎上安裝防滑鏈;增加驅動輪上的重量(在驅動輪胎中澆水或在輪軸上增加重量)等。
二是啟動裝載機注意事項?
(1)在使用和操作裝載機之前,我們必須熟悉與該型號裝載機相關的各種技術文件和材料,以了解機器的性能和結構特點。掌握每根操縱桿或操縱手柄以及各種儀器的位置和功能,以便合理使用機器,延長使用壽命和勞動生產率。
(2)開車前做好各種準備。包括發動機啟動前的準備(參考培訓教材)和運行前的準備(檢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儀器是否損壞;潤滑、啟動、制動和冷卻系統的緊固和密封是否良好;輪胎氣壓、油位、水位是否符合要求;操作手柄是否靈活等。).
(3)使用的燃油必須是純的,沉淀時間超過48小時。燃料品牌應符合規定的質量要求。液壓系統的油、變速箱、變矩器的油也必須是純的,符合質量要求(ZL50裝載機的變速箱、變矩器的22號透平油)。
根據規定進行維修和潤滑。熟悉每個潤滑點的位置。每一次操作前都要進行維修和保養。
當水溫達到55℃時,發動機啟動后應怠速空運轉。、在氣壓達到0.45MPa之后,再開始行駛。
(6)在山區或坡道上行駛時,應防止發動機熄火(ZL50裝載機可以接受“三合一”機構的操縱桿),以確保液壓轉向。拖動必須向前行駛。下坡行駛時,不允許發動機熄火,否則液壓轉向失靈,會造成事故。盡量避免下坡行駛,必要時可以后退。
(7)高速行駛由兩輪驅動,低速鏟裝由四輪驅動。高速行駛時,為了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利用率,可以連接變矩器離合器操作閥的油路,使變矩器的泵輪與渦輪融為一體,成為剛性連接,從而減少功率損失,達到高速行駛的目的。
(8)改變行駛方向,停車后必須進行高速、低速或驅動橋手柄(ZL50裝載機在行駛和工作過程中可以自由變速和換向)。裝載機運行時,發動機水溫和變矩器油溫不得超過規定值。當油溫超過允許值時,應停止冷卻,因為它是重載的。
(9)裝載機鏟斗不得提升到高位置裝卸貨物。運載貨物時,應將鏟斗翻轉至離地約400mm后再行駛。
(10)當其他車輛因故障需要牽引裝載時,應拆下前后傳動軸和轉向缸,以防止變速箱離合器片磨損,影響牽引轉向。
起步,變速轉向和停車。
裝載機啟動前需要啟動柴油機。當柴油機逐漸轉入正常運行時,非公路礦用自卸車變速桿可以放在所需的檔位,油門可以達到適當的開度,逐漸增長。切勿突然踩下油門踏板(或猛拉油門加速桿)。操作裝置的手柄應放在“中間位置”。使用摩擦片離合器分離或傳遞動力的裝載機應在啟動后立即“連接”主離合器,使其接觸可靠,避免摩擦片磨損或燒壞。
變速時,如果齒輪碰到而無法掛檔,應先將變速桿放回中間位置,然后在掛檔前慢慢改變傳動齒輪之間的相對位置。變速桿的拉動位置應準確可靠,以免發生事故。ZL50裝載機采用行星動力換擋變速箱。兩個前進檔和一個后退檔由液壓系統控制,結構緊湊,結構剛度大,齒輪接觸好,換擋方便,使用壽命長。
裝載機在行駛和操作過程中,經常根據需要改變行駛方向。轉向器和轉向裝置是根據駕駛員的實際要求改變駕駛方向或保持直線運行而設置的。偏轉輪式轉向是基本的轉向方式,但不能急轉向;差速轉向阻力大,磨損大,使用少;鉸接轉向半徑小,機動性高,結構簡單。
ZL50裝載機具有鉸接框架和液壓控制轉向。轉向器與分配閥融為一體。分配閥的閥桿在中間位置不轉向,“推”位置向右轉,“拉出”位置向左轉。
履帶式裝載機轉向時,需要操作轉向桿和制動踏板,使一側履帶不動,另一側履帶繞其轉動完成轉向。急轉彎時,制動踏板可以一次踩下;當你慢慢轉彎時,你可以幾次踩下制動踏板。轉向完成后,松開時的操作順序應相反,即先松開制動踏板,再松開轉向操縱桿。
裝載機停車前,應使發動機怠速運轉幾分鐘(800~1000轉/分),使各部分均勻冷卻。當溫度低于0℃時,應打開放水閥,將冷卻系統中的積水放入冷卻系統中,以防止結冰(如果加入防凍液,不要放水)。此外,鏟斗應在停車前平放在地面上,電源總開關應關閉。
停車后仔細檢查。每個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動或丟失,如有,應及時擰緊或補齊;清除機器各部分的泥漿、灰塵等物體;如有漏油、漏水、漏氣等。,發現問題應及時解決;用油填滿柴油箱;整個機蓋應用油布露天停放。
四是裝載操作技術
如前所述,裝載機的運行過程是通過鏟裝、挖掘和運輸車輛的有機配合,達到鏟裝、裝卸物料的目的。
鏟裝散料時,鏟斗應保持水平,然后操縱臂操縱桿,使鋅斗與地面接觸。同時,裝載機應以低速前進,插入物料堆,然后一側向前移動,一側向前移動,然后抬起手臂到運輸狀態。如果鏟子很難填滿,可以操作轉動桿,使鏟斗上下顫動或稍微抬起手臂。挖掘時,鏟斗應轉向與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使裝載機向前挖掘物料或土壤。切士深度應保持在150~200m皿左右。鏟斗填滿后,將手臂“抬起”到離地面約400mm,然后退回、旋轉和卸載。
不管是鏟裝還是挖掘,都要避免鏟斗偏載。在沒有舉臂的情況下,不允許在收斗或半收斗前選擇,以免引起發動機熄火或其它事故。
當工作場所狹窄或障礙物較大時,應先清除和平整,以便正常工作。當鏟裝阻力大,履帶或輪胎打滑時,應立即停止鏟裝,切勿強行操作。如果阻力過大,發動機熄火,應在重啟后進行與鏟裝作業相反的操作,以消除過載。
鏟斗滿載越過大坡時,應低速緩慢到達坡頂。當機器的重心開始轉移時,非公路礦用自卸車應立即踩下制動踏板停止,然后慢慢松開(履帶式裝載機此時應使履帶斜向著地),以減少機器的顛簸和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