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自卸車所用鉗盤式制動器為干式制動器,殼體1由殼體1由QT由400-18球墨鑄鐵鑄造而成,殼體1兩側共有4個制動缸。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廠家每個制動缸內設有活塞5,排量600.3ml。制動缸與活塞5之間設有防塵圈2。擋圈3和矩形密封圈4用于密封?;钊?后部設有10個蓋板,用于堵塞制動缸后部。蓋板10通過O形密封圈6。擋圈7密封。制動盤由合金鋼鍛造而成,直徑1300mm,厚度為25.4mm。制動襯片11采用銅基粉末冶金,厚度為24mm,與制動盤的摩擦系數為0.3~0.摩擦面積為3035cm2。
礦用自卸車制動時,腳踏制動閥輸出的壓力油(壓力為20MPa)通過液壓管道,進入殼體兩側的制動缸,推動制動缸活塞向內移動。制動缸活塞通過制動襯板擠壓制動盤,制動襯板與制動盤產生摩擦,產生制動效果。
礦用自卸車使用一段時間后,磨損后需要更換制動襯片。更換制動襯片時,無需拆下制動卡鉗,只需松開止推板,取出制動襯片即可更換新產品。制動盤摩擦部分的平均厚度≤22mm更換制動盤。為保證礦用自卸車的制動效果,必須同時更換兩個前輪制動襯板或制動盤。
礦用自卸車每次安裝新的制動襯片或制動盤后,投入使用前需要進行幾次緊急制動,使制動襯片與制動盤磨合。
礦用自卸車鉗盤式制動器常見故障主要包括制動故障.制動器無法解除,制動器漏油,調查方法如下。
(1)制動故障
制動力不足或制動遲緩通常有四個原因:一是制動襯板或制動盤磨損超過極限值,需要更換新的制動襯板或制動盤;二是制動油壓過低,需要維護制動控制系統或油路;三是制動缸和活塞卡住,需要拆卸或更換活塞;四是制動油路中有空氣,需要從排氣螺塞排出油路中的空氣。
(2)制動不能解除
制動無法解除或制動緩慢通常有三個原因:一是制動油壓無法釋放,需要修理或更換腳踏制動閥;二是制動缸和活塞卡住,需要修理或更換活塞;三是制動缸內有空氣,需要從排氣螺塞排出油路內的空氣。
(3)制動器漏油
鉗盤制動器漏油或漏油通常有四個原因:一是制動器外殼開裂,需要更換新外殼;二是密封圈損壞或松動,需要更換新密封圈;三是進油接頭損壞或松動,需要擰緊或更換;四是制動缸和活塞劃傷或變形,需要更換新外殼或活塞。
制動器具有減速運動部件(或運動機械).具有停止或保持停止等功能的裝置。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它是使機械中的運動部件停止或減速的機械部件。俗稱剎車。.閘。
剎車原理
1.制動器是利用摩擦扭矩降低機器運動部件轉速或停止旋轉的裝置。
2.制動器必須滿足的條件:
(1)能產生足夠的胡制動力矩。
(2)結構簡單,外形緊湊。
(3)快速制動.平穩.可靠。
(4)制動部件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制動帶.鼓應具有較高的耐磨性和耐熱性。(5)調整.維修方便。
3.制動器一般設置在機構中轉速較高的軸上(轉矩較小),以減小制動器的尺寸。
4.具體分類如下:
1)摩擦制動器,可分為盤式制動器.外抱塊式制動器.內脹蹄制動器.帶式制動器.綜合帶式制動器.雙蹄制動器.多蹄制動器.簡單的帶式制動器.單盤式制動器.多盤式制動器.固定鉗式制動器.浮動制動器等。
2)非摩擦制動器,可分為磁粉制動器.磁渦流制動器.渦流制動器等。
一.盤式制動器
1.組成:由液壓控制,主要部件有制動盤.分泵.制動鉗.油管等。
2.工作原理:制動時,油被壓入內部.外兩輪缸中.活塞在液壓作用下將兩個制動塊壓緊制動盤,產生摩擦距離并制動。此時,在活塞摩擦的作用下,輪缸槽中矩形橡膠密封圈的邊緣產生微量彈性變形。放松制動時,活塞和制動塊依靠密封圈的彈性和彈簧的彈性。由于矩形密封圈邊緣變形小,摩擦片與盤之間的間隙僅為0.1mm左右,足以保證制動器的解除。由于制動盤加熱膨脹,其厚度只有微量變化,因此不會發生?!巴袦爆F象。矩形橡膠密封圈不僅起到密封作用,還起到活塞回位和自動調節間隙的作用。如果制動塊摩擦片與盤之間的間隙磨損增加,在制動時密封圈變形達到極限后,活塞可以繼續移動,直到摩擦片壓緊制動盤。制動解除后,矩形橡膠密封圈將活塞推回的距離與磨損前相同,仍保持標準值。
3.特點:摩擦副中的旋轉元件為制動盤,制動盤與輪轂一起旋轉,兩端為工作面,固定元件為制動鉗,制動鉗在制動缸作用下將制動塊壓入制動盤,產生制動摩擦扭矩。
4.用途:盤式制動器已廣泛應用于汽車中?,F在大多數汽車用于所有車輪,少數汽車只用作前輪制動器,配合后輪鼓式制動器,使汽車在制動過程中具有較高的方向穩定性。在商用車中,盤式制動器逐漸應用于新車型和高端車型。
二.錐形制動器
1.原理:外錐固定在箱壁上,內錐用導向鍵與傳動軸連接。內錐通過操縱手柄推向外錐,使兩個內錐固定在箱壁上。.外錐面貼緊,傳動軸依靠兩錐鍵的摩擦力矩制動。
2.特點:接觸面大,制動效果好。3.應用:轉矩小的機構制動。
三.鉗式制動器
鉗式制動器是一種盤式制動器,可分為磁粉制動器.磁渦流制動器.渦流制動器等。
1.分類:根據制動鉗的結構類型,鉗盤制動器可分為固定鉗盤式和浮鉗盤式。
浮動鉗式制動器
2.原理:其旋轉元件是以端面工作的金屬盤,稱為制動盤。固定元件是由工作面積小的摩擦塊和金屬背板組成的制動塊。每個制動器有2~4個。這些制動塊及其驅動裝置安裝在夾鉗支架中,橫跨制動盤兩側,一般稱為制動鉗。制動盤和制動鉗共同構成鉗盤制動器。
四.帶狀制動器
1.組成:制動輪.制動帶和杠桿。
2.工作原理:制動輪用平鍵與軸連接,在外緣圓周上包裹內襯橡膠(或石棉).皮革.帆布制動帶。當杠桿受到外力作用時,收緊制動帶,通過制動帶與制動輪之間的摩擦實現軸的制動。
3.特點:結構簡單,制動效果好,易調節,單磨損不均勻,散熱不良。
五.內升式制動器
1.組成:兩個制動蹄通過兩個銷軸與機架鉸接,制動蹄表面裝有摩擦片,制動輪與需要制動的軸固定。
2.工作原理:制動時,泵產生推力,克服彈簧力,使制動蹄壓緊制動輪,使制動輪(或軸)制動。
3.應用場合:這種制動結構緊湊,廣泛應用于各種車輛和結構尺寸有限的機械中。
六.外抱塊式制動器(蹄鼓制動器)
1.工作過程:在彈簧的作用下,制動臂和制動蹄握住制動鼓,制動鼓處于制動狀態。當松閘器進入電流時,在電磁力的作用下,制動鼓兩側的制動蹄通過推桿松開。松閘器也可以使用人力.液壓.氣壓控制。
2.分類:常閉式制動器和常開式制動器;
3.特點:制動和開啟快,尺寸小,質量輕;但制動時沖擊大。
4.應用場合: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制動力矩小,無需頻繁啟動。